卢师傅博客

热门关键词:  魂魄  修道  ��  风水  

如何开悟,开悟实现人生开挂的三个特点

来源:京博国学
编辑:秩名
时间:2021-06-11 22:52
浏览热度:

开悟.jpg

不管是儒、释、还是道,它们的存在,都在指引我们进入开悟的状态。

开悟的关键在于破除“我执”。绝大多数人,一生都活在自己的短见和偏见里。只有突破“认知牢笼”,才有可能进入开悟的境界。

生容易,活容易,生活不容易,活得通透自在,需要岁月的磨练。

一个人是否有足够的积淀,达到“开悟”的境界,可以通过以下迹象判断。

一、勤于读书,格局开阔

处世.jpg

书法家黄庭坚说:“三日不读书,便觉言语无味,面目可憎。

饭可以一日不吃,书不可一日不读,因为精神粮食是生命质量的掌舵手。

一个人“开悟”了,会格外理解读书的意义,手不释卷,把读书看作第二生命。

曾国藩是个不折不扣的书迷。早年,他入京赴考,连续两次落榜。

理想落空,钱袋空空,曾国藩垂头丧气,靠朋友接济,才有足够银两回家乡。

有一次,他在街上闲逛,无意中看到了一套《二十三史》。

望着这套书,曾国藩不禁垂涎三尺,摸摸口袋,钱已经所剩无几。

买书,他就要典当衣物,饿着肚子回家;不买,心里忐忑不安,比饿肚子更煎熬。

人天交战之下,曾国藩最后还是买下《二十三史》,喜滋滋地回到湖南老家。

父亲曾麟书看到儿子衣不蔽体,不禁流下泪水,同时,又认为他志气可嘉:

“你花了所有钱买书,不怕,我会替你还,只要你好好把书圈点一遍就行。”

书,是智者的心血结晶。读书,就能够跟伟人秉烛夜谈,交流心得。

格局大的人,会把看书放在第一位;看书,又让人的格局更加宏伟开阔。

看书与不看书,完全是不同的人生。读书破万卷,头脑如有神助。

只要翻开书页,就跟古今伟人在同一个朋友圈,何乐而不为?

二、经常反思,自我进化

理学家朱熹说:“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,如沐浴其身以去垢。”

凡是经历,皆是试炼。生活中,一切顺风或者逆境,都是来成就我们的。

不抱怨境遇不公,时时从自心出发,事事反归自身,境界会一层一层地提高。

早年,左宗棠深得湖南巡抚骆秉章器重,仗着才华横溢,经常批评别人,是个公认的官场“愤青”。

一天,总兵樊燮拜访骆秉章,左宗棠负责接见,樊燮见左宗棠只是个小师爷,便没有向他请安。

左宗棠怒从心起,三言两语间,便跟樊燮大打出手。事后,左宗棠怂恿骆秉章弹劾樊燮,樊燮丢官落马。

这事惹怒了樊燮的好友、湖广总督官文。官文上奏咸丰皇帝,咸丰下令:如情况属实,就地正法!

左宗棠吓得魂不附体,幸好,他的贵人曾国藩及时出手,救了他一命。

左宗棠不得不进行反省。后来,他官越做越大,脾气却越来越少。他不无感慨地说:“如果还像以前那么暴躁,肯定会有大麻烦。”

文豪雨果说:“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,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。”

自知者智,自胜者强。真正“开悟”的人,往往敢于向自己下狠手。

经历越多,越会发现,一切问题的症结,不是别人,正是自己。

只要肯改过自身毛病,天下便没有不可成就的事。

三、行动第一,说话第二

开悟者.jpg

有一句谚语:“行动不一定带来快乐,但没有行动则肯定没有快乐。”

很多时候,我们的头脑构造出宏伟的蓝图,行动上却停滞不前。

少说话,多做事,是“开悟”者的做人宗旨。想一千遍,不如行动一遍。

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奠基者,他成功的公式是:成功=努力工作+懂得休息+少说废话。

爱因斯坦对自然科学兴趣浓厚,大学毕业后,经济危机爆发,他食不果腹,这份热爱却丝毫不减。

后来,他在专利局找到了一份工作,虽然生活清贫,但他还是埋头进行科学探索。

有一天,爱因斯坦去专利局上班,路上,他看到了伯尔尼钟楼,突然灵光一闪:

“如果公交车以光速移动,从车上看,钟楼的指针会不会是静止的呢?”

这道灵光,促成了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,狭义相对论。

唯有行动,可破焦虑。迈开脚步,才能靠近胜利的果实。

“生活是一本书,而你就是它的作者,你决定了它的情节和步调,而且你,只有你,在一页一页地翻着它。”

如果沉迷于做语言上的巨人,成功将永远与你无缘。

只要行动起来,前方的一切困难,其实都只是纸老虎。

敢拼敢做,轰轰烈烈地干一场,不论成败,都是生命中不可多得的财富。

《中庸》云:“博学之,审问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笃行之”

人世间所有的事情,归根结底都要落脚于“学、思、行”三个层面。

一个“开悟”的人,会致力学习,吸收智慧的养分;

一个“开悟”的人,会反思自身,成就更好的自己;

一个“开悟”的人,会落实行动,摒弃口头的大话。

只要悟到人生的真谛,这一生就算成功了。

相关文档:

修行的本质:识得本心,..

修道必看:无私之心能开..

不快乐是因为你未开悟 不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