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 人体先天之精气是禀受于父母而来的。它与生俱来,是构成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,即《灵枢·本神》所说的“生之来,谓之精”。我们所以称肾为先天之本
一说到灵魂,现在的中国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迷信,会笑话说有灵魂的人愚蠢,多数人出于对自身的保护,也不在众人面前说。即使说,也只在小范围的同事、亲戚、朋友之间传,但也只
道教凡遇六戊不朝真,不烧香、不诵经、不朝拜,不建斋设醮。六戊,即:戊子、戊寅、戊辰、戊午、戊申、戊戍日,这叫“明戊”。《抱朴子》云:“天地逢戊则迁,出军逢戊则伤,
内家“浑元门”一代宗师萧天义老先生传下来的正宗内丹功的筑基法门,承钟吕一脉,属大道功法,易学易练。正确修习十多天后,即可“入静”,产生元阳真气;练功百日后,可打通
净口神咒 丹朱口神,吐秽除氛。舌神正伦,通命养神。 罗千齿神,却邪卫真。喉神虎贲,炁神引津。 心神丹元,令我通真。思神炼液,道炁常存。 急急如律令。 净口神咒含有两层真
净心神咒 太上台星,应变无停。驱邪缚魅,保命护身。 智慧明净,心神安宁。三魂永久,魄无丧倾。 急急如律令。 净心神咒为八神咒之首,顾名思义为修道之人早晚功课及学炼符法时
1、太上曰:祸福无门,惟人自招;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。 译文:太上老君说:凡人的祸害福利,原无一定的门路,都是自己感召来的;作善必得善报,作恶必得恶报,就像人的影子跟
第一章 道可道(可以语言交流的道), 非常道(非真正意义上的道); 名可名(可以明确定义的名), 非常名(非真正意义上的名)。 无名天地之始(天地在开始时并无名称), 有
一、智慧有没有增长、烦恼有没有减少 果然有进步,心地会一天比一天清净,烦恼自自然然一天天减少,智慧天天增长,这是真修行。 二、脾气有没有变小 脾气有多大,业力就有多大
1 念身不求无病,身无病则贪欲易生。 参玄学道的人,不要要求身体一定要健康,永远不生病。因为身体没有病,有时候容易生起贪欲、执着。「有病方知身是苦」,学道的人有时候带
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,五千字的《道德经》成就了中国古代哲学的高峰。在此时,我们不妨读一读《道德经》,用老子的大智慧,获得精神上的大清凉。 老子的“清凉”主要表现在
「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」,这句话在中国人尽皆知。太上曰:祸福无门,唯人自召,善恶之报,如影随形。数千年来,善恶有报的道理广泛流传在民间,道教经典《太平经》最早对因果
一、不拿缺陷开玩笑 是非只因多开口,招愆只为讲是非。真正的朋友从不会嘲笑对方的缺陷与缺点。 当你嘲笑别人的缺陷与缺点时,那些缺点与缺陷也在嘲笑你丑陋的内心。 再好的朋
既然有轮回的存在,为什么人对于前世过往的事却没有一点记忆呢? 根据中国民间流传的《玉历宝钞》一书的记载,人在投胎之前一旦喝了“孟婆汤”,就会忘掉过去的种种。 阴曹地
一、下愚者恩将仇报 古人说:斗米养恩,担米养仇。 施恩与人,得到的可能不是感激,而是仇怨。 农夫救蛇,东郭和狼,都是受恩不报,反咬一口的例子。 《红楼梦》里也有这样的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