卢师傅博客

热门关键词:  魂魄  修道  ��  风水  

道教的道经起源,道经是怎么来的

来源:丁培仁著
编辑:秩名
时间:2022-12-02 16:04
浏览热度:

0020w47Qzy75fvplpLo26&690.jpg

“经”,在道教中指尊神(元始天尊、太上道君、太上老君等)宣讲的书。经中往往出现“道言”,按一种解释,即太上大道君说。不过,“道经”有时候又泛指所有道书,例如唐玄宗时所编《一切道经音义》就是当时所有道书的词典。
唐五代道士杜光庭《道德真经广圣义》说,“经”字诸家所解,凡有四义:一,由,因由经教证圣成真;二、径,导达众生之路径;三、法,轨法;四、常,万代百王不刊之典。北宋道士陈景元也说,“经”就是“常”和“法”,“言其理有常可法”;又是“书之尊称”(《道德真经藏室纂微.开题》)。然而,这都是后起义。
“经”从丝巠声,本义为织布帛的纵线。由于古人字写在竹简上,订书用绳线把一片零散的竹简联结成篇;绳线在横向,成为“纬”(所谓“韦编三绝”的“韦”通“纬”),而竹简在纵向,称为“经”。因此,“经”也就成了书籍的别称。

0020w47Qzy75fvqLAfod2&690.jpg

先秦时代,有的书便称“经”,如《墨子》有《经上》、《经下》篇,《管子》有《经言》,李悝着有《法经》,黄老学派则有《黄帝四经》。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说,织丝成帛“必先有经而后有纬”。恐怕正是这个缘故,加之书作为人类经验的凝结,可以传之久远,从而引申出经常不变、可以效法之义。
至于“道经”一词,始见于《荀子.解蔽篇》:“故道经曰:人心之危,道心之危。”这儿,“道经”当指论道的书。是否具有尊崇的意味,尚不清楚。明确赋予经以神圣的价值,始自儒家。战国中后期,儒生们已将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礼》、《乐》、《易》、《春秋》称为《六经》,跟其他的子书区别开来,而突出了它们的特殊地位。到了汉代,“经”往往专指那些儒家经典,经学也就是儒学。道教典籍称“经”,无疑受到了儒家经学的启迪。
道教宣称,道经“凝空结气,自然成章”,是“道”或尊神的教诲,由仙圣代代秘传,每逢劫运,便以启示、天书下降等方式降授人间。其实,这不过是仙话,不足为凭。道教的创立是一个复杂的问题,然而有一点比较清楚,即信仰神仙方术的人首先是从制作经典开始创立道教的。
公元前1世纪末,正值西汉末年,有一位名叫甘忠可的方士造作了一部《天官历包元太平经》,宣称:“汉家逢天地之大终,当更受命,天帝使赤精子下教我此道。”当时成帝在位,豪强横行,致使社会不宁,危机四伏。甘忠可以神仙的意旨布告天下,如巨石落井,激起很大的反响。

0020w47Qzy75fvs728P13&690.jpg

哀帝即位后,其徒夏贺良等仍私下传播此书,大臣李寻也信向他们,故对哀帝陈说:“汉朝的气运中衰,应当重新受命。成帝不应天命,故而绝嗣杌子。现在陛下长期患病,天灾履降,这是天老爷在谴告人们。应迅速改元易号,方能延生益寿,皇子早日诞生,灾异自然平息。”
哀帝久病不愈,也就听从了他的主张,抱着侥幸的希望,改建平二年(前5年)为太初元年,表示“重新受命”之意,并自号“陈圣刘太平皇帝”。可是过了一个月,他的病情未见好转,反而加重。夏贺良等人又要求改变政事,更换大臣,这就触犯了在朝权贵,为他们所不容,夏贺良等终遭诛杀。
到东汉顺帝时(125-144),琅琊(今属山东)人龚崇向朝廷献上一部道书,生成这是其师于吉在曲阳泉上得到的“神书”,有一百七十卷,号《太平青领书》。此书卷数之多,在汉代著作之中可谓空前,看来不是成于一人之手,很可能是道士于吉及其弟子根据已有的素材编辑成书。几乎于此同时,沛国封邑(今属江苏)人、正一道的创立者张陵入蜀,在鹤鸣山(今属四川大邑)修道布教,也制作了道书,据说系太上老君降授。道教形成之后,历代都有道经问世,其共同特点在于假托尊神、仙真降授,实际上乃是信徒们按照当时观念或前代遗留下来的思想素材,有所针对而制作的。
相关文档:

万两黄金不卖道,为什么..